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25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时事] “洪习会”前奏:洪秀柱一行谒南京中山陵!

[复制链接]

5685

主题

9773

帖子

35万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04:4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民党主席洪秀柱31日上午到中山陵谒陵,献花致祭。

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周一(10月31日)赴南京中山陵谒陵,祭文以民国纪年开头。周日与江苏省委书记李强会面时,提到两岸交流不能断,呼吁中方保障台商权益。

洪秀柱首次以中国国民党主席身份赴中国访问,行程重点是参加11月2日及3日在北京举行的“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将先于1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洪习会”是继去年11月在新加坡举行两岸领导人划时代的“马习会”后,再一次备受瞩目的国共领导人会晤。

洪秀柱率团于周日(10月30日)从台湾出发,晚间抵达南京后,由中台办副主任陈元丰及江苏省官员接机。周日深夜洪秀柱与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公开会面,并在Facebook上直播。

外界关心洪秀柱此行何时会提及、且如何提及“中华民国”,周一赴南京中山陵谒陵时,司仪宣读的祭文以民国纪年开头,“民国一百零五年十月卅一日,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代表全体党员,谨以鲜花致祭于总理之灵曰……”

祭祀仪式完毕后,洪秀柱在中山陵外发表简短谈话,以“革命的先行者”、“中国国民党总理”等称呼孙中山。谈话中提及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谒陵过程同样也在Facebook上直播,吸引许多中国大陆及台湾的网民留言。

中山陵现场外有支持者手持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跟着随行国民党人员一起呼“中国国民党加油”的口号。

两场Facebook直播各有6.5万人次及7.4万人次观看。在与李强会晤时,有网友称赞洪秀柱“不需要读稿机侃侃而谈!大将之风”,也有中国网民留言。究竟洪秀柱团队如何使用在中国被屏蔽的Facebook直播亦引发讨论。

首场公开谈话

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左)“和平之旅”第一站抵达南京,30日晚间在紫金山庄与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强会面,历时约40分钟。

洪秀柱周日与李强会面,洪秀柱以她的父母祖籍是江浙地区开头,说对江浙地区有特别的情感。随即提到江浙的台商,希望中国政府能更保障台商在当地的权益。也希望两岸在文化、教育方面有更多交流。

洪秀柱说此行是“应习总书记之邀”参加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她表示台湾有民主政治,因此有政党轮替。自从民进党上台后,“两岸和平交往好像发生了变化”,但她表示两岸交流不能中断,她此行是“为了两岸的和平、互信、希望而来”,国民党会搭建起两岸民间交流的桥梁,透露希望日后“再来多次”的意愿。

不同于谒陵时提及民国,洪秀柱在这场演说中以西元纪年提及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一事。

“九二共识”

根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洪秀柱周日以“追求和平与繁荣才是台湾的共识”为题,投书日本时事通信社。文章中露透可能会在“洪习会”上提及两岸和平协议。

洪秀柱上周五(28日)会见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席莫健(James F. Moriarty),会中洪秀柱说:“我们不搞台独,相信美方也不乐见台独。”并期盼中国能降低对台湾的武力威胁,且让台湾有更多参与国际组织的机会,期望两岸能和平交流。

洪秀柱上午在南京中山陵谒陵结束后在中山陵博爱广场发表谈话。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台办)上周三(26日)举行例行记者会时,回应记者对于洪秀柱行程的题问。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安峰山表示,国共两党领导人会面已行之有年。在2005年,时任国民党党主席的连战以私人参访名义,会晤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实现了“历史性会面”,“双方确认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

安峰山表示,这次洪习会也希望双方在过去共同的政治基础上进行良性互动。国台办秉持一贯立场:“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洪秀柱在台湾机场遭遇支持和反对派对峙抗议,一度场面激烈。

支持者高举“我爱柱姐、和平之旅”的牌子造势,并表示希望“洪习会”化解两岸僵局;反对派则斥责“洪秀柱舔共、出卖台湾”,并警告“今天香港、明天台湾”。

报道称,双方一度发生肢体冲突。最后警方出面,将两派分隔开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