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104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学以致用 [@};-] (综合性题)

[复制链接]

213

主题

1162

帖子

1万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 07:3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面是家庭酿甜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即发酵基质),待冷却至300C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酒药(实际是酵母菌和曲霉菌种)与米饭混均匀后置于一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以),在中间要挖一个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12小时即可。现请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发酵过程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1) 在中间要挖一个洞的目的是什么?www.ddhw.com

(2) 发酵坛没有密封,但坛内无氧发酵的环境是怎么造成的?

(3)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根据米饭的多少加适当的酒药,如把握不住,宁多勿少,如果加少了会引起什么后果?为什么?

(4) 酒的风味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酵母菌株。某酒厂的菌株使用了30多年,繁殖了三千余代,风味不减当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5) 酿制甜酒时,总是先来"水",后来"酒",其原因是______生成______后,再______,产生糯米饭酿制成甜酒后,其重量会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6) 为什么酿甜酒时要用酵母菌和曲霉菌?

(7) 加酒药前为什么先要把米饭冷却?加了后为什么还要保温?

(8) 假如在密闭的发酵坛含足量葡萄糖溶液的容器里,加入一定量的酵母菌发酵制酒。将产生的CO2气体用导管导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析出白色沉淀2×105g。求在此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多少千克的酒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8

主题

1701

帖子

2万

积分

沙发
发表于 2005-10-4 04:53:56 | 只看该作者

想了好久,还是一个都不会![:%]


  想了好久,还是一个都不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主题

3101

帖子

8万

积分

板凳
发表于 2005-10-4 10:39:08 | 只看该作者

试答一些。但肯定没有一个正在学生物课的初中生答得好。大概会不及格。大家纠正哦[:%]


(1) 在中间要挖一个洞的目的是什么?

增加开始时米饭与空气中的氧气的接触机会.

(2) 发酵坛没有密封,但坛内无氧发酵的环境是怎么造成的?

淀粉在曲霉菌生成的淀粉酶的作用下转换成糖,此过程消耗氧(是氧化反应?).
然后此无氧环境可保留(发酵过程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沉在容器内)。

(3)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根据米饭的多少加适当的酒药,如把握不住,宁多勿少,如果加少了会引起什么后果?为什么?

只成糖,不成酒;或成酒不完全。因为无氧发酵的环境不完全。www.ddhw.com

(4) 酒的风味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酵母菌株。某酒厂的菌株使用了30多年,繁殖了三千余代,风味不减当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菌株没有变异。


(5) 酿甜酒时,总是先来"水",后来"酒",其原因是"淀粉"生成"糖和水"后,再"生成乙醇",产生糯米饭酿制成甜酒后,其重量会"增加",原因是"淀粉的氧化"---主要是成水而增加的重量。


(6) 为什么酿甜酒时要用酵母菌和曲霉菌?

先是淀粉在曲霉菌生成的淀粉酶的作用下(好氧条件下)转换成糖;
后是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厌氧条件下)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7) 加酒药前为什么先要把米饭冷却?加了后为什么还要保温?

冷却是免得把酒菌热死;保温是为发酵(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创造温度条件。

(8) 假如在密闭的发酵坛含足量葡萄糖溶液的容器里,加入一定量的酵母菌发酵制酒。将产生的CO2气体用导管导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析出白色沉淀2×105g。求在此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多少千克的酒精?

(我逃掉了)www.ddhw.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1162

帖子

1万

积分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5-10-4 10:53:05 | 只看该作者

[:)]答的不错[>:D<]大家一起参与哈.[@};-][@};-]


   答的不错 大家一起参与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