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1481|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名作赏析】《梁祝-千古传颂》--小提琴协奏曲

[复制链接]

560

主题

5460

帖子

5万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0-6 20:0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梁祝》


























 

首曲:王小小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本专辑欣赏导引: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

作品创作背景简析:
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

乐曲的结构:

采用了欧洲古典传统的奏鸣曲式(见分析图) 
梁山伯与祝英台(奏鸣曲式)

 引子           呈示部主部            连接部             副部主题            展开部        再现部          结束部

                    A  B  A                               A  B  A  C  A  

春 鸟             爱 草 主              华             同 共 十 长          英 楼 哭         化                 人
景 语             情 桥 题              彩             窗 读 八 亭          台 台 灵         蝶                 民
    花             主 结 再              乐             三 共 相 惜          抗 相 投         控                 的
    香             题 拜 现              段             载 玩 送 别          婚 会 坟         诉                 同
                                                                                                                              情  


下面依结构图欣赏作品:

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
        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乐曲介绍
全曲总长为28分05秒钟(版本)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部单乐章奏鸣曲式的小提琴协奏曲
它把民间传奇故事浓缩为“草桥结拜”、“同窗三载”、“长亭惜别”、“逼嫁”、“楼台会”、“投坟”、“化蝶”等7个主要情节。
〈引子〉  
钢琴引出秀丽的长笛声声,(0’58)双簧管的优美乐句和弦乐的演奏,展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音画世界。
一、“草桥结拜”  (1’35)自1分35秒起
  小提琴奏出优扬、柔情的音乐,(2’22)随着大提琴声的息息相通,(3’14)发展为大、小提琴的一段协奏,好似兄弟情投意合,(3’48)弦乐的齐奏将此情深意笃的情感推向了高潮,(4’41)音乐还续上了一段柔和而又令人陶醉的乐章。
与其是从“草桥结拜”的故事情节中去理解音乐,还不如从爱情主题来理解为好。独奏小提琴那纯朴而又含蓄的爱情主题,确实使人如醉如痴。
二、“同窗三载”  (5’43)
以欢快、跳跃和激情的三分钟时间的音乐分别讲述了三年的同窗学习情景和如胶似漆的友情。
三、“长亭惜别”  (8’37)
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在长亭惜别时的依依不舍的乐句,很有情感,令人缠绵悱徊。
四、“逼嫁”    (11’08)
  不安的音乐带出铜管乐器那凶暴的主题,显示以祝员外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威逼。
  (11’27)  小提琴以散板形式奏出的音调,揭示出祝英台的痛苦心情。
强烈的切分和弦构成的反抗音调,与凶暴的主题交替出现,(14’18)导致英台抗婚的乐曲高潮,隆隆的鼓点以示汹涌澎湃的心潮和愤怒的对抗以结束此乐章。
五、“楼台会”   (15’10)
小提琴与大提琴那对话般的乐章,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在楼台相会时的互诉衷情,难依难舍、委婉动情。
六、“投坟”  (17’38)
  急转直下的音乐,从戏曲借鉴来的散板和快板乐章,是英台在山伯坟前向苍天的控诉。
在一片寂静中,(20’47)唯有一个小提琴独奏出悲愤的绝句,(21’04)凄惨和悲壮的钹和锣声令人心碎……。(21’09)随之是管弦齐鸣,讴歌英台反封建精神。
七、“化蝶”    (22’06)
晶莹的竖琴、(22’31)清脆的长笛,将人们引入了秀丽的意境,(23’31)装有弱音器的独奏小提琴再现了爱情主题,使之成为带有神奇色彩的终曲。音乐展现了人们对梁、祝两人化蝶的美好遐想和祝愿。
  全曲总长为28分05秒钟。

*******************************************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事见《梁山伯宝卷》、《华山畿》乐府及《访友记》、《同窗记》传奇,又名《双蝴蝶》,诸多的戏曲剧种都搬演过这一经典的爱情名剧,其中以越剧的《梁祝》和川剧的《柳荫记》最为知名,京剧也有不同的版本在不同的时期推出:如建国初期沈阳京剧院秦友梅等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京剧大师程砚秋整理的《英台抗婚》、叶少兰和杜近芳据川剧移植的《柳荫记》以及近年来迟小秋和朱强创排的新版《梁祝》等。  

        该剧的大意是: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川剧为尼山)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笔者曾看到过有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背面详记其事。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银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从此敷衍出动人的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东晋永和年间,在风景秀丽的善卷山南,有一个祝家庄。庄里有一户殷实富户,人称祝员外。祝家族规,财产传男不传女。因祝员外没有儿子,为继承家产,祝员外将女儿英台自小男装打扮。英台才貌双绝、聪颖好学。到了读书年龄,祝员外便把英台送到附近的碧鲜庵读书。在碧鲜庵读书时,有一位同学叫做梁山伯,家住善卷山北西去五里的梁家庄,两人一见如故,意气相投,引为知己,遂于善卷后洞的草桥结义金兰,兄弟共勉,相互提携。  

        英台与山伯在碧鲜庵同窗三载,期间曾同往齐鲁谒拜孔圣,又同到东吴游学。两人日则同食,夜则同眠,诗文唱和,形影相随。山伯不仅才高学富,而且为人忠厚正直,深得祝英台的爱慕。然而,三年之中,英台始终衣不解带,山伯虽屡起疑惑,但均被英台支吾过去。山伯始终不知英台为女子。  

        三年的同窗生活,梁祝情深意笃,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了爱意。三年后,梁山伯要继续去余杭游学,而祝父因英台年届及笄,不许英台前往。二人依依不舍,互赠信物。山伯赠与英台古琴长剑,英台回赠山伯镏金折扇,亲书“碧鲜”二字。在山伯去杭城时,英台相送十八里,途中英台多次借物抒怀,暗示爱慕之情。但忠厚淳朴的山伯浑然不觉,不解其意。临别时,英台又假言做媒以家中九妹许于梁山伯,并约定时日,请山伯来祝家相访求婚。  

        英台学成回家后,岂料其父母已将英台许配邑西鲸塘马氏。山伯从余杭游学回来,到祝家造访,英台红妆翠袖,罗扇遮面,前来相见,山伯方知其为女子。当得知英台已聘马氏后,柔肠寸断,悲痛至极。两人临别立下誓言:“生不能成婚,死也要成双。”  

        梁祝泪别后,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卒葬村西胡桥。英台闻讯悲痛欲绝,决意以身殉情。出阁当日,坚持要经胡桥祭奠。轿至胡桥山伯墓时,英台上前祭吊,恸哭撞碑,突然狂风大作,天空混沌,飞沙走石,地忽裂丈余,英台堕入其中。风停雨过后,彩虹高悬,有二只硕大的蝴蝶,蹁跹起舞,传为梁祝两人之精灵所化,黑者即祝英台,黄者即梁山伯,情侣依依,形影不离,比翼双飞于天地之间。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因电影版的广泛传播而成为这一题材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名剧。  

        袁雪芬与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的时间是1945年,1951年,华东越剧实验剧团重排该剧,增尾“化蝶”,剧本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进等执笔,黄沙导演,陈捷、薛岩音乐整理,幸熙、苏石风布景设计。范瑞娟饰梁山伯、傅全香饰祝英台、张桂凤饰祝公远、吕瑞英饰银心、魏小云饰四九、金艳芳饰师母。该剧于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奖、演出一等奖、音乐作曲奖、舞美设计奖,主演范瑞娟和傅全香获演员一等奖、张桂凤获演员二等奖、吕瑞英获演员三等奖。1953年,该剧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由徐进、桑弧编剧,桑弧、黄沙导演,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  

        川剧《柳荫记》也1952年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演出,荣获剧本奖,陈书舫获演员一等奖,袁玉昆和刘成基获演员二等奖。  

        京剧关于梁祝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以马彦祥根据川剧移植的《柳荫记》和程砚秋晚年的名作《英台抗婚》流传最广。  

        《柳荫记》由王瑶卿设计唱腔,杜近芳、叶盛兰在1953年首演。全剧分10场,重要场次有“英台别家”、“柳荫结拜”、“书馆谈心”、“山伯送行”、“英台思兄”、“祝庄访友”、“祭坟化蝶”。此剧最大的特色在唱词方面,典雅华丽,优美隽永,许多语句打破京剧传统的七字、十字句,给人以清新脱俗的艺术美感,同时在唱腔设计上很是精致,无论是曲调的选择,还是板式的变换,即保持了传统韵味,又出新求变。被公认为是建国初期戏曲推陈出新的代表作。  

        1954年,京剧大师程砚秋参考其它剧种的相关剧目编演了一部不朽的程派名剧《英台抗婚》,此剧是程砚秋解放后编演的唯一一部大戏,也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此剧剧情无变,包括“别家”、“结拜”、“书馆”、“相送”、“惊聘”、“拒婚”、“祭坟”、“化蝶”等场次,后来,因觉前部结构较散,便从“惊聘”开始了。这出戏的唱词和唱腔有很多突破性的创造。以唱词看:“望爹爹退婚礼随我愿,使我嫁梁君,你是我亲爱的老严亲”,“却为何你执意要把女儿我嫁与一个陌生生不识之人”……这样几乎等同于散文诗的句子竟然被大师“装”进唱腔,且严丝合缝,感人至深,不能不让人叹服大师的功力。李世济曾在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时上演此剧。  

        芗剧传统剧目《山伯英台》由邵江海编剧,源出“锦歌”唱本。剧本保留了“锦歌”唱多白少、通俗易念的特色,几乎每一场都有大段独唱或对唱。其中“英台哭灵二十四拜”最为突出,一百多句唱词缠绵悱恻,曲牌使用了芗剧的所有哭调,一拜一调,连接紧密和谐,组成了类似曲牌联缀体的成套唱腔。在“安童买菜宴山伯”、“楼台宴请十二盘”等出中,从菜名、菜谱到俗例、俗语都来自闽南特有的民情风俗。“讨药”一出,山伯相思病重,英台剪青丝、割裤带寄赠,也属闽南风俗。全剧情节不同于其他剧种。如英台无父而有母张氏,马俊也同在杭城求学,无“十八相送’,而有游春见景暗喻。“英台祭墓”一出着重表现英台奔丧哭灵。幕表戏尚有“山伯英台游地狱见证前身”、“还魂生子征番”等情节,较有特色的是“山伯相思哭更”,尽情倾吐了梁山伯爱、恨、恋、怨的复杂心情。1978年岁陈德根根据邵江海本、台湾歌仔戏和越剧演出本综合整理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漳州市芗剧团演出,在一个剧场曾连续上演三百场。1979年,钱天真、洪彩莲分别扮演祝英台、梁山伯,获得福建省优秀青年演员的称号。  

        另外,豫剧、评剧等几乎所有的大小剧种都有该剧的整本或折子戏传世。  

        近年来有两台重新敷衍的梁祝故事剧目引起争议。一台由沈阳京剧院迟小秋和朱强主演,一台是杭州越剧团排演。这两台新戏无论是情节设置还是主题开掘,特别在舞台的呈现方式上都有大幅度的反传统般的“跳跃”,由于演出场次不多,范围也不广,笔者无缘窥其全貌也就不好妄加评论,只就所见到过的迟小秋的“哭坟”一折说几句当时的观感。这一折戏给我的整体感觉尚好,尤其是水袖功的重新编排,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回忆部分的唱腔设计也很感人,只是在唱段的开始几句有些“绕”,听起来不顺。  

        近年,浙江越剧团的傅派传人陈艺主演了新版《梁祝》的“祭坟”和“化蝶”两场。  

        总之,经典就是经典,仿佛有演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意韵,道不完的感叹。

*************************************************************

专辑演奏家简介:
一把绝世名琴—1699年制造的Stradivari  “Kustendyke”,音色鲜艳无匹,透出一种迷人的光泽,而且音量宏伟,在薛伟一贯矫健有力的拉奏方式演绎下,《梁祝》协奏曲显现出更大的热情和感染力。与经典级录音比较,薛伟的演奏功力实不逊于外国任大「大师」。 
  薛伟,籍贯江苏无锡,生在河南。8岁学琴,14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曾师从林耀基、郑石生、周彬佑、陈新之等教授,1985年他获得伦敦市长的帮助,由Midland  Bank和Kleinwort  Benson赞助到英国Guildhall音乐戏剧学院大师班,跟随尼曼教授学习。自1989年起,年仅26岁的他被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聘为教授,成为该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薛伟曾在1981年中国全国小提琴比赛、1982年英国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大赛、1983年日本国际音乐(小提琴)大赛获奖。1986年薛伟在莫斯科赢取了第八届国际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大赛银奖。仅仅两星期后,他返回伦敦参加了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大赛,赢得了金奖并囊括了其他所有奖项。包括奏鸣曲演奏奖、乐团奖和观众奖。同年他又获得英国青年独奏家年奖,创下有史以来中国人在世界音乐大赛中最高最多奖项。他在莫斯科比赛中的出色演奏,不仅打动了观众,而且还感动了老练的评委们。《人民音乐》杂志报道:小提琴评委伊戈乐•奥伊斯特拉赫说:“……我看到旁边几位评委眼中都噙满感动的泪水……”。苛刻的音乐评论家们称他是“唯一没有非议的独奏家”、“达到了无以伦比的艺术境界”、“他的演奏如出浴的太阳一样辉煌”。薛伟在英国比赛中的表现,也受到了英国所有重要报刊的高度赞扬,《每日邮报》评:“如果薛伟得不到首奖的话,Barbican音乐厅就可能会发生暴乱”。
 
 
 
 
                                                                                                 隐士整理编辑
                                                                                                 2007.10.07

 


 

  本贴由[隐士]最后编辑于:2007-10-6 16: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0

主题

5460

帖子

5万

积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10-6 20:5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回复:【随听随播】《梁祝》--千古传颂


是啊,没想到你这么晚还上来,
还带来了这么好的享受!
呵呵。。。几乎找遍了网络才勉强选了这张似乎是芭蕾舞剧中的图了。
记忆中“梁祝”我最深的印象也是最喜欢的一幅图是:
“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
但现在诺大的网络竟然找不到这幅图了。。。
上面这幅多少表现出了些“梁祝”的精华! 
 


 

 

  本贴由[隐士]最后编辑于:2007-10-6 17:2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670

帖子

5278

积分

板凳
发表于 2007-10-7 02:08:03 | 只看该作者

千古传颂--梁祝, 谢谢隐士兄, 正在欣赏中, 祝你周末快乐!


国庆守候, 辛苦了,
Take Ca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0

主题

5460

帖子

5万

积分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2:2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千古传颂--梁祝, 谢谢隐士兄, 正在欣赏中, 祝你周末快乐!


谢谢晓舟兄:)
也问候你周末好!
昨天晚上编辑这个帖子,
碰巧遇到冰冰了,好久没见她,在QQ聊了很久,
之后才得闲审核这个帖子,发现原文的奏鸣曲式结构介绍部分乱,不对位,
不得不打开专集边听边对位帖子文字:)
然后自己再重温一遍这部名作!还是那么的让人感动!真是难得的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9

主题

2333

帖子

2万

积分

5#
发表于 2007-10-7 02:33:42 | 只看该作者

蝴蝶的爱情是最美最美的... [@};-][@};-][@};-][:-*][>:D<]


  蝴蝶的爱情是最美最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0

主题

5460

帖子

5万

积分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2:3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蝴蝶的爱情是最美最美的... [@};-][@};-][@};-][:-*][>:D<]


呵呵。。。是啊是啊:) 蝴蝶的爱情:)
蝴蝶周末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76

主题

5929

帖子

16万

积分

7#
发表于 2007-10-7 05:19:1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隐士兄的介绍


  谢谢隐士兄的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76

主题

5929

帖子

16万

积分

8#
发表于 2007-10-7 05:20:12 | 只看该作者

蝴蝶的爱情是最美的,我同意。应该让蝴蝶亲自的介绍介绍 [:-M]


  蝴蝶的爱情是最美的,我同意。应该让蝴蝶亲自的介绍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93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9#
发表于 2007-10-7 06:12:06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介绍真好。。。。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 [@};-][@};-]


  这样的介绍真好。。。。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9

主题

2333

帖子

2万

积分

10#
发表于 2007-10-7 17:54:44 | 只看该作者

蝴蝶正等待着最美的爱情到来呢.[:-K][:-*][>:D<]


  蝴蝶正等待着最美的爱情到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2

主题

6927

帖子

6万

积分

11#
发表于 2007-10-7 18:41:48 | 只看该作者

凄婉绝美的故事,荡气回肠的旋律,再配上深情细致的介绍.棒帖![:-Q][@};-]


  凄婉绝美的故事,荡气回肠的旋律,再配上深情细致的介绍.棒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6

积分

12#
发表于 2007-10-8 18:3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作赏析】《梁祝-千古传颂》--小提琴协奏曲


where to download i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9

主题

6716

帖子

5万

积分

13#
发表于 2007-10-9 11:0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作赏析】《梁祝-千古传颂》--小提琴协奏曲


好详细的介绍呀,,,
坐下来慢慢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2248

帖子

1万

积分

14#
发表于 2007-10-9 21:02:15 | 只看该作者

问好隐士!全面细致的介绍,非常棒的帖子!喜欢[:-Q][:-Q]


  问好隐士!全面细致的介绍,非常棒的帖子!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0

主题

5460

帖子

5万

积分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9 23:0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问好隐士!全面细致的介绍,非常棒的帖子!喜欢[:-Q][:-Q]


谢谢新新欣赏!
问好BB!本来想把分段音乐分别放到每段介绍的下面给大家对照欣赏的,
没时间了。。。
谢谢angeleyes这么好的文字!
sxSs朋友,谢谢欣赏!置顶帖“知识篇”里有关于如何下载的介绍。如果看不清楚的话,你可以注册ID后给我发信息,我会帮你解释清楚各种下载方法的。OK?
遥遥也喜欢“梁祝”?
 
SAM你好:)
很高兴看到你忙中偷闲来回“家”看看
一切安好?
最近我也相当忙,因此无暇仔细编辑音画,
但十分喜欢《梁祝》小提琴,只好以赏析为主贴出来了。
祝你一切顺利,愉快!
并谢谢你的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12

积分

16#
发表于 2007-10-10 15:2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名作赏析】《梁祝-千古传颂》--小提琴协奏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