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开心心 发表于 2016-10-6 05:03:49

换个名字能帮你找到工作吗?

特伦斯·金面试时被刷掉,因为他长得不像中国人,尽管他的其它任职资历特别优越。

在这个世界里,种族偏见经常挡住少数民族群体的求职之路,特伦斯·金(Terence King)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他刚出生时,取了个中国人的名字,王来明(Wang Lai Ming),顶着一张他自称是南亚人的脸。但是,他说,在他的出生地新加坡,差不多所有的雇主都告诉他,他们不会给他某些职位,因为他长得不像中国人;从2000年开始一直居住和生活在新西兰,他认为那里的很多雇主因为他的中国名字而忽视他。

“在新加坡,有一次,我去参加面试,面试很成功,”特伦斯·金说,他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新加坡人,“他们要找个会说普通话的人,来管理中国市场,但是,我没能得到那份工作。他们告诉我,因为我长得不像中国人。”

他移民新西兰之后,情形也没好到哪里去。“我一周寄出去五份简历,一个面试电话都接不到,”特伦斯·金说,他毕业于一所英国大学,拥有工商管理硕士文凭。

受不了没完没了的拒绝,他决定抛弃中文名字,给自己取个英文名。“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特伦斯·金说,他现在是奥克兰的一个商业讲师。“我很自信,就我的英文名字和匹配的工作资历而言,到哪里我都能随时找到一份工作。”

保罗·斯彭利(Paul Spoonley)居住在新西兰,是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的一名研究人员。他说,在新西兰,雇主明显表现出了对名字和口音的歧视,这一点和种族偏见密切相关。

“我们在雇主中开展了调研,许多人都感觉,移民,尤其是亚洲移民,不了解新西兰和当地的文化习惯,”他说,“他们特别关注求职者的英语水平。”

特伦斯·金的经历不是单一事件。

即使是很出名的人,也认为把名字改得不那么种族化,有助于他们走的更远。印裔美国女演员和喜剧演员敏迪·卡灵(Mindy Kaling)(出生时的名字是Vera Chokalinggam),男演员卡尔·潘(Kal Penn)(真实名字是卡尔潘·莫迪,Kalpen Modi),政治家鲍比·金达尔(Bobby Jindal)(出生时的名字是皮尤什·金达尔,Piyush Jinda)和加拿大-印度宝莱坞女演员桑妮·黎翁(Sunny Leone)(原名 Karenjit Kaut Vohra),为了使职业前景发展得更好,他们都改变了出生时的名字。

演员卡尔·潘(Kal Penn)原名卡尔潘·莫迪(Kalpen Modi)

英国Deed Poll (UK Deed Poll)是一家专门帮人合法改名的公司,其创始人康拉德·布雷思韦特(Conrad Braithwaite)说道,每年,成千上万的英国居民想让自己的名字更加英国化或换个新名。其中,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试图规避求职市场中的歧视。

“改名的流程很简单,因此,很容易就能理解,为什么人们一旦认为这将有助于改善其职业前景,人们就去愿意花点时间改个名字,”他还补充到,人们把这些改变“作为一种保证在求职市场中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手段。”

全球范围内的研究和名人轶事表明,面对招聘中的少数民族歧视时,少数民族求职者也会用相似的应对方式。名校毕业证书和多年的相关从业经验,对那些名字听起来很有异域风情的求职者来说,没多大帮助。潜在雇主看都不看,就把他们的简历丢进了垃圾桶。全球多个国家的多项研究均证实了这一点。

多伦多大学一份题为《为什么有些雇主喜欢面试马修多过萨米尔?》(Why do some employers prefer to interview Matthew, but not Samir?)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给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渥太华的雇主寄出了简历。他们发现,中国、印度或巴基斯坦名字比欧洲名字获得面试机会的概率低了40%。与此相对的是,这个国家以包容人口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而著称,在全球发达国家中,加拿大的移民政策也几乎是最为宽松有利的。

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法国,类似的研究发现审阅简历的人歧视少数民族。

在芝加哥和巴黎开展的一次随机现场试验中,研究人员比较了拥有异国名字和盎格鲁-萨克逊名字(Anglo-Saxon)的求职者获得雇主电话的概率,他们也发现了类似的职场歧视。“在上述两个地点,我们都发现了明显针对拥有非主流名字的求职者的歧视。用同一份简历,他们获得雇主电话的概率要低40%,”研究的作者之一尼古拉斯·雅克梅(Nicolas Jacquemet)说,他来自巴黎经济学院。

他把这些归咎于一个叫做趋同性的现象,即人们倾向于和同类人聚在一起。“研究结果支持这一观点:歧视源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说。“与其说雇主对少数民族的求职者区别对待是因为后者的少数民族出身,不如说是因为后者不属于雇主那一群人。”

漂白简历

改名字就够极端的了,然而,求职者还会做其它事情来“漂白”简历,以此来改善获得面试机会的概率。2016年,多伦多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杂志管理科学周刊(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共同进行了意向研究,他们发现,40%的少数民族求职者承认“漂白”过他们的简历,以此来对抗招聘过程中的种族歧视。

通常做法是取个英国化的名字,调整简历上任何可能泄露其少数民族出身的信息,剔除那些以种族为基础的机构和奖励信息,或者试图让自己听起来更加一般化。

多伦多大学的报告里援引了索尼娅·康(Sonia Kang)的一句话“这个发现唤醒了我们,机构们该行动起来改变这一切了。”索尼娅是题为《求职市场中的简历漂白、种族和自我展示》(Whitened Résumés, Race and Self-Presentation in the Labor Market)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

故意的偏见或无意识的障碍

哈佛大学的社会伦理学教授,马泽瑞·班尼基(Mahzarin Banaji)博士的一份研究证实,偏爱那些像我们的人,是人类天性。他是《盲点:好人们的潜藏偏见》(Blindspot: Hidden Biases of Good People)一书的作者之一。他指出,尽管很多人声称自己心胸开阔,大多数人更加偏爱那些和他们拥有相同教育背景或种族背景和经历的人。

即使是谷歌这样的全球科技巨无霸,对此也无免疫能力。高级副总裁拉兹洛·博克(laszlo bock)承认,在多样性上,公司没能达到预期。“我们是凡人,因此,免不了的,喜欢那些和我们更相像的人,”他在PBS新闻时刻的采访中公开承认,“因此,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带着这一无意识的偏见。”

谷歌在2015年的多样性报告中显示,其60%的员工仍然是白人,亚洲人占31%,西班牙人占3%,而黑人仅占2%。

盲目的招聘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人毫无偏见地审查简历?

◾有些政府和机构采用盖住名字或匿名的申请表,以此来诊治无意识的偏见。


◾有些公司要求招聘经理提供空缺职位的可供最终挑选的多样性候选人名单。英国的劳埃德(Lloyds)银行以此来提高其高层的性别多样性。
◾技术手段也在加速发力,例如,GapJumpers这样的软件公司,开发了事先一无所知的雇佣测试。

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对其简历或名字进行大变身。多伦多瑞尔森(Ryerson)大学泰德·罗杰斯(Ted Rogers)管理学院研究多样性、移民和文化包容性的智囊团,全球多样性交流会(Global Diversity Exchange)的执行总裁拉特纳·奥米沃(Ratna Omidvar),目前是该组织访问教授,她说,1981年,她来到加拿大的时候,差点就改掉了自己的名字,但是“实在是做不到,因为我的名字和我的肤色一样,是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而,特伦斯·金一点也不后悔放弃出生时的名字。“这只是为了生存和被接纳,”他解释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换个名字能帮你找到工作吗?